《小哥白尼?軍事科學》
開博時間:2016-11-27從傳奇的戰爭故事,到最新的戰場局勢;從古老的馬背騎兵,到未來的超級戰士;從海上巨艦、空中戰鷹,到陸戰之王、單兵神器……古今中外,傳奇和新秀,所有軍事內容都可以在這里看個過癮。
訪問量0
文章數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開微信,點擊底部的“發現”,
使用“掃一掃”即可將網頁分享至朋友圈。
使用“掃一掃”即可將網頁分享至朋友圈。
白宮陷落
2019-08-24 00:24:00
風和日麗的一天,總統正在白宮接待外國元首。白宮外游人如織,一派祥和景象。突然,一架來歷不明的AC-130“空中炮艇”呼嘯而至,二話不說就開始向地面猛烈掃射。
長大我當空降兵
2018-06-16 20:27:00
2008年5月12日,汶川爆發8.0級大地震,山河顫抖,天塌地陷,數萬人的生命被無情地吞噬……危急時刻,15名空降勇士從 5000 米的高空,奮不顧身地跳下,第一時間向外界報告災情,為受災人民帶來生的希望。隨后,更多的空降兵部隊官兵投身災區,火速展開營救。
異端審判所:線列戰法
2018-06-15 11:32:00
異端審判所,專門審視軍事領域的異類。本庭將用公正的視角,去剖析那些曾經、正在或者將要流行的武器和戰法。讓我們一起,推開異端審判所的大門,開始一場新的審判。
小PP,大威力
2018-06-13 22:26:00
反恐作戰,常常無法得到重武器的火力支援,這就要求士兵隨身攜帶火力強勁的輕武器。2004年,俄羅斯推出了一款新型沖鋒槍PP-2000,一亮相就被特警和反恐部隊看中了。
威武之師天上來
2018-06-12 23:02:00
空降兵作戰不僅要出其不意,用犀利的攻勢速戰速決,還必須能“耗”,像釘子一樣扎在敵人心窩,堅守待援。要想在敵后“狼窩”做到這些,看看拋給空降兵們的比賽科目就知道有多難了。
通用槍,萬金油
2018-06-09 22:31:00
機槍生來就是個重家伙,人扛不動,車拉著走。架在陣地上,射擊如潑水,1千米范圍內連只鳥也別想飛過來。第一次世界大戰的索姆河戰役中,馬克沁重機槍曾創下1天之內殺傷6萬余名敵軍的驚人紀錄。
挑戰云端極限
2018-06-09 13:24:00
“飛行計劃看天定。”這是我國空軍航空兵經常掛在嘴邊的一句話。極端天氣下,飛機在高空中如同一葉扁舟在暴風雨中航行,風險極高。對于民航飛機來說,天氣不好,航班可以晚點,甚至取消。但戰機肩負著保衛祖國的使命,不能停飛。
特種部隊巡禮之阿爾法小組
2018-06-06 22:06:00
1974年7月,蘇聯國家安全委員會下令,在克格勃系統內組建“A小組”,專門用來打擊恐怖主義。于是,一段傳奇就從這支最初只有20余人的特戰小分隊開始了。
坦克江湖之輪式風云
2018-06-05 22:11:00
坦克是驕傲無比的陸戰之王,但它們也有心病,那就是跑得慢,即使\n拼盡全力,時速才60千米,還比不上一輛普通的汽車。怎么才能提速呢?最簡單的辦法莫過于拋棄履帶,換成輪子!于是,坦克界悄然興起一股“輪式風潮”。
水下有群暴脾氣
2018-06-04 22:27:00
動作大片中,槍手緊緊追趕,特工機智逃離。從天空到陸地,從陸地到游艇,這場逃亡大戲最終隨著“撲通撲通”兩聲變成了深海潛泳追逐賽。15米、10米、5米!眼看特工就要被追上,槍手興奮得“砰砰”朝前面開了兩槍……
似狙非狙不輸狙
2018-06-03 22:46:00
長得像狙擊步槍,精確度像狙擊步槍,卻不叫狙擊步槍,這就是FN MK20 SSR,狙擊支援步槍。出自槍械名門的它,是狙擊手人身安全的忠實守衛。據說,它還能連狙哦。
核動力第一艦
2018-05-30 22:42:00
進入新世紀,人類對核能的應用越來越得心應手,使用核動力的水面戰斗艦艇也越來越多。那么,最早把看上去很危險的核反應堆搬上船的水面戰斗艦艇是誰呢?咱們今天就來認識它。
海上霸主2:最后的星條騎士
2018-05-29 22:43:00
海軍假日”時代開始后,海軍強國們既要暗中研發新銳艦船,又受《限制海軍軍備條約》約束而無法大建,因此建造出的戰列艦都有先天缺陷。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后,這些“骨骼清奇”的戰列艦不得不第一時間趕往火線。
海上霸主1:太平洋之心
2018-05-28 21:36:00
20世紀初,世界第一款現代化戰列艦無畏級在英國誕生,從此戰列艦\n進入黃金時代,重甲、重炮成為戰列艦的最顯著標志。“海上霸主”系列,帶你見證戰列艦在鼎盛時期的榮耀。首先,讓我們把目光投向太平洋,看看美國戰列艦的崛起之路。
古代的軍事家們
2018-05-27 20:57:00
中國歷史上的軍事家雖然個個都狂霸酷炫牛,但有一個游戲,估計誰也玩不過韓信,那就是——成語接龍!在這位漢朝軍事家身上誕生的成語不勝枚舉,有的出自他的生平,有的出自別人對他的評價,更多的則出自他指揮過的戰役。
俘虜了一“位”自行車
2018-05-25 10:53:00
1968年,正是美軍在越戰泥潭中苦苦掙扎的第4年。一天,情報部門得到消息:敵軍在邊境線上開辟了一條秘密通道,專門用來輸送人員和作戰物資。這還了得!前線指揮部立刻決定,讓“綠色貝雷帽”的馬丁中士帶領SOG部隊前去秘密打探一番,再決定接下來的對策。
防出來的戰場“神車”
2018-05-24 21:48:00
M2“布雷德利”名頭響亮,號稱一代經典戰車。作為一枚助攻配角,它曾在兩次中東戰爭中大顯身手,火力全開,光芒蓋過主戰坦克。很多人認為,它之所以功成名就,是因為火力兇猛,實際上,“布雷德利”還仰仗另外兩個秘密絕技,你知道是什么嗎?
掉隊戰轟“鴨嘴獸”
2018-05-22 22:54:00
戰斗機的成長史,說白了就是一部任務不斷加碼的“勞模史”。如今,對空能格斗、對地能轟炸的戰斗機已經一抓一大把。這些戰斗轟炸機看似風光,無所不能,其實稍不留神,就會跟不上時代——比如說,俄羅斯的那只“鴨嘴獸”。
大海上,排隊狂
2018-05-21 23:03:00
瞧啊瞧啊,軍艦出港了!咦,它們怎么還排整齊的隊列?資深軍迷先別嘲笑菜鳥。一個軍艦三個幫,打死不當“獨行俠”,這道理我們都懂,可是誰能說說,軍艦湊在一堆,為啥就這么愛排隊呢?究竟是它們都有強迫癥,還是這里面有什么規矩?咱們這就去研究研究。
穿越火線之我是連長
2018-05-19 17:48:00
從班長到排長,你不斷積累戰功與經驗,終于,升任連長的時刻到來了!連是戰斗部隊的基本戰術單位,上級指揮官都是以連為單位制訂作戰計劃。看來,你肩頭的擔子更重了,做好準備迎接挑戰吧!
D日風云之驚天迷局
2018-05-17 19:54:00
1944年5月,西線德軍總司令部,一名情報官手拿厚厚的文件,正在向陸軍元帥龍德施泰特匯報。“巴頓從1月下旬抵達多佛爾至今,除了頻繁視察部隊外,還與當地官員、社會名流來往密切,經常出席各種活動……”
ABC兄弟囧檔案
2018-05-16 22:57:00
20世紀末推出了“聯合攻擊戰斗機”計劃(簡稱JSF),希望研制一款用途廣泛、性能先進,而且價格便宜的低檔戰斗機。當然,F─35就是這個JSF計劃的產物。請注意“價格便宜”和“低檔”這兩個詞,F─35身上的“槽點”有一半都是來自這里。
“斯崔克”沖沖沖
2018-05-15 22:27:00
“斯崔克”不像“布雷德利”履帶式步兵戰車那樣威風凜凜,與五星上將同名;也不像“悍馬”越野車那樣風馳電掣,自由馳騁。它的名字來自平凡的美國士兵,在戰場上是士兵忠實的伙伴。
“剩男”向前沖
2018-05-14 22:38:00
加利爾步槍最初的好日子與以色列周邊大片的沙漠密不可分。想當年,以色列國防軍大量裝備比利時FN FAL自動步槍。這種槍有個特點:一到沙漠地區就故障頻出,讓士兵們苦不堪言。在當時,已有試驗證明蘇聯的AK-47在沙漠地區的作戰性能非常好。
“強力后勤”入職記
2018-05-13 22:26:00
呼倫湖艦屬于中國人民解放軍901型補給艦的首艦,舷號為965。要說補給艦,我國早就建造了很多艘,為什么呼倫湖艦如此引人矚目呢?因為它不是一般的補給艦,而是專門為航母編隊服務的。
“鯤龍”幫幫忙
2018-05-11 23:46:00
2018年1月24日,是AG600“鯤龍”的新年第一飛。清晨,它爬到3000米高度,平穩飛行73分鐘后安全降落。別看它身材魁梧,四肢……哦不,雙翼發 發達,看上去自信滿滿。其實啊,它對自己的身份,還有點困惑:國產大飛機“三劍客”里,自己到底扮演著怎樣的角色呢?讓我們來幫它解答吧。
“功夫大驅”
2018-05-10 22:12:00
052D是中國正在裝備的新一級導彈驅逐艦,外形設計前衛,滿載排水量7000多噸,綜合性能超越美國的阿利.伯克級,堪稱最出色的“盾”艦之一。它的建造速度令人驚嘆,自從2014年首艦“昆明”號服役以來。
“大力鯤鵬”運-20
2018-05-09 21:00:00
運-20,代號“鯤鵬”,是我國自主研制的第一款大型軍用運輸機,最大起飛重量可達220噸。剛一問世,運-20就憑借66噸的超大載荷,以及出色的飛行性能,成為“大運”中的佼佼者。
雄鷹利劍戰天山
2017-11-14 09:48:00
殲轟機,擅長對地攻擊,負責主動出擊;殲擊機,擅長空中格斗,負責\n攔截來犯之敵。當這一攻一守一對“冤家”聚首在天山腳下,如同矛遇上盾,表面看似劍拔弩張不共戴天,實際卻是親如手足相互指教。有了它們每天“互掐”的身影,天山無論晝夜,都是那么忙碌。
貓鼠游戲——英德離奇諜戰劇(上)
2017-11-13 09:44:00
任何一場戰爭的背后,都有一場熱鬧非凡的諜戰史,第二次世界大戰當然也不例外。丘吉爾曾經自豪地說:“英國的情報精英,一個人就\n能頂一個軍!”然而很少有人知道,他手下的這些精英們也曾有過被德國人狠狠戲耍的經歷。這究竟是一個怎樣的神奇故事呢?
鋼鐵洪流之后來居上的“進化者”
2017-11-10 12:16:00
在1941年“巴巴羅薩”行動后,T-34危機就一直籠罩在德軍的頭上。為對付T-34坦克,“豹”式坦克誕生了。《呂氏春秋》有云:假人之長,以補其短。“豹”式學習了對手T-34的優點,傾斜裝甲用在自己身上,大大加強防御力。
航母運勢簿
2017-11-09 13:36:00
航空母艦雖為國之重器,可造價驚人,后期維護費用更是巨大。目前,擁有現役航母的國家不過九個,并且這個數字不會隨著軍工科技的進步而增加,反倒很有可能減少。一些曾經擁有航母的國家,在上一代航母退役后就不再開發或引進替代的航母(比如西班牙)。
敦刻爾克,絕地逃生(下)
2017-11-08 15:43:00
經過三天的努力,被困在敦刻爾克的40萬英法聯軍撤走了3萬。但此時,戰局急劇惡化:陸地上,希特勒取消了“停止前進”的命令,德軍裝甲師如同解除咒語的猛獸,正蓄勢預備猛撲過來;天空中,白霧散盡,憋著一口氣的德國空軍蠢蠢欲動。危險,一觸即發……
插翅虎,從天降
2017-11-07 14:53:00
自從有了空降兵,人類戰爭就多了\n一種玩法。不過,這些被扔到敵后的士兵怎么看都讓人覺得勢單力薄,難成大事。于是,人們異想天開——何不把坦克也扔下去幫忙?
三角傳奇——最后的截擊機
2017-11-06 09:56:00
截擊機,一個聽上去就泛著發霉味的老名字,如今除了博物館,別處已很難看到它的蹤影。不過,這個特殊的機種也曾經大紅大紫了一陣,它的收官機型更是引領了一撥潮流,最終功成身退,成為經典。
美國經典狙擊步槍(下)
2017-11-02 16:21:00
上期我們介紹了二戰后美國陸軍使用的經典狙擊步槍,本期就讓我們再認識下美國海軍陸戰隊手中的狙擊步槍。美國海軍陸戰隊自二戰和朝鮮戰爭后,面臨著和陸軍一樣的情況,要用新的狙擊步槍取代舊的伽蘭德。他們歷來喜歡區別于陸軍,特立獨行,一直想要一種屬于自己的專業型狙擊步槍。
穿越火線之備戰篇
2017-11-02 11:43:00
硝煙彌漫的戰場,對普通人來說永遠是一塊神秘的禁地。無論你看過多少相關的影視作品,玩過多少逼真的模擬游戲,但門外漢就是門外漢。只有走進親歷者的記憶庫,你才能知道真實的戰場與我們的想象相差多少。
榮耀艦徽
2017-11-01 10:56:00
戰歌響起,把我們帶往遙遠的中世紀。在西方傳統中,每個光榮的集體都有屬于自己徽章,比如家族、騎士\n團體、軍隊等。這其中,就包括視榮譽為生命的海軍。時至今日,往日的貴族、騎士早已不復存在,而海軍的艦徽傳統,卻流傳了下來。
美國經典狙擊步槍(上)
2017-10-30 16:40:00
現代狙擊戰的理念始于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其特點在于以隱蔽的射殺給敵方造成巨大的心理壓力,也適合進行一些伏擊或刺殺等特殊任務。一些王牌狙擊手往往成為己方的宣傳對象,為的是鼓舞士氣。
甲板秀秀秀臉型
2017-10-30 13:38:00
熙熙攘攘的海面上,航母們正在舉行“選美大賽”。選美標準簡單粗暴,那就是“看臉”。甲板作為航母的臉,粗看起來千篇一律,細看才知道,各有各的好,各有各的門道。先來考考你,下面這些站成一排的航母甲板,你知道它們屬于什么臉型嗎?
雷霆快槍,誰來買賬
2017-10-27 09:40:00
想讓一支槍打得更準,都有哪些辦法呢?有人會選擇加長、加重槍管;有人會在降低后坐力上大做文章;還有人干脆冒充土豪,花大價錢使用高精度特種子彈。不過,一支來自俄羅斯的步槍卻獨辟蹊徑,想出了一個怪招……
T-14,第四代陸戰之王
2017-10-25 09:17:00
T-14,名叫“阿瑪塔”,是世界上首款四代坦克,由俄羅斯軍械師研制。跟以往的坦克相比,T-14最大的特點就是使用了可以遙控的無人炮塔。都說坦克的“天靈蓋”是弱點,而無人炮塔,不僅目標變小、結實耐用,還能額外加上很多設備,例如毫米波雷達、煙幕彈發射裝置和攔截導彈發射裝置。
生存游戲:手勢繚亂
2017-10-24 14:48:00
生存游戲,是國外軍迷非常熱愛的一項真人對抗運動。軍迷們手持的仿真氣槍,有一定殺傷性,所以游戲規定參與者必須穿防彈衣、戴頭盔和護目鏡。雖然是資深軍迷,射擊游戲也玩了不少,但朱爾在生存游戲領域還算個新手。十對十,一方指揮部被占領,或者一方團滅,游戲結束。他手握一支仿真M4A1步槍,心里有些小忐忑
海軍“打怪”攻略
2017-10-23 10:43:00
海軍,自誕生之日起,就肩負兩重使命——戰斗與航行。由于這兩項使命都萬分危險,一不小心就會“掉血”,所以各國海軍在“打怪升級”的過程中,都鉚足了勁攢頂級裝備。然而,游戲玩家都知道,有時候你一身“橙裝”,仍然有可能被技術流的平民玩家“吊打”。所以,要想達到“打得跑怪,組得了隊”的境界,還得查查攻略。
礦山駛出鋼鐵巨獸
2017-10-20 10:32:00
某大型露天礦場里,新一輪的礦石開采運輸工作即將展開——監工巴里:伙計們,在開工前我有兩個消息要告訴大家,一個好消息,一個壞消息,想先聽哪個?眾工人:壞的吧,多半是老板又有“重大”任務了吧……
“老K”兄弟,韓式料理
2017-10-20 10:28:00
放著美國這么方便的供貨商不要,韓國人干嘛非得費那么大勁自己造槍呢?其實,這都是被美國人“逼”出來的。最初,韓國軍隊的輕武器全都是從美國進口,直到1973年,他們才獲得特許,可以自行仿造美國的M16A1式步槍裝備軍隊。
偵察直升機,讓我怎么樣武裝你
2017-10-19 18:36:00
武裝直升機執行偵察任務,這乍一\n聽好像不算啥稀罕事,可是,真要較真起來,你會發現這種作戰模式出現的歷史其實并不長。如今,雖說武裝偵察直升機這個新機型已經在世界各國落地開花,但不同的國家對它的見解依然大相徑庭。
一桿大狙闖天涯
2017-10-18 11:13:00
狙擊手,一個永遠躲在暗處、充滿神秘的職業,如果沒有電影的推介,恐怕將永遠活在普通人的想象中。2007年上映的電影《生死狙擊》就再一次將神秘的狙擊手生動地展現在觀眾面前。只不過,這一次的狙擊手除了在戰場上大顯神威外,還要面對一個又一個的陰謀和陷阱……
塹壕傳奇探秘“塹壕迷宮”
2017-10-17 11:50:00
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德軍與英法聯軍在西線戰場上展開激戰。面對機槍掃射和炮火轟擊,在地面上沖鋒無異于自尋死路,于是,雙方不約而同地挖起了戰壕。很快,從瑞士到比利時,在長達600多千米的戰線上,赫然橫亙著兩條布滿戰壕、隧道、隱蔽所和鐵絲網的堅固防御線。
美國隊長之前世傳奇
2017-10-16 10:12:00
漫威漫畫旗下的“美國隊長”是個家喻戶曉的虛擬超級英雄,時不時就會在銀幕上刮起一陣激情風暴。但是,很少有人知道,他在現實竟然有一個同樣神勇無敵的原型人物——這就是美國二戰時期的傳奇大兵奧迪·墨菲,一個號稱“史上最強士兵”的男人。
極酷拆解AK-47
2017-10-14 12:54:00
AK - 47一向被認為是槍界“大老粗”。不過,就算是“大老粗”也有需要保養的時候,這時就需要拆槍。拆槍分為日常保養和完全拆解兩種,所達成的目的不同。前者是在清理槍管、給槍機上油時小一下。至于后者嘛,誰知道把好好的AK-47拆成近百個零件是出于什么目的!
T-50叫板F-22,誰才是霸主
2017-10-12 16:17:00
T-50的正式名稱為“蘇霍伊航空多用途前線戰斗機”,由蘇霍伊設計局研制,主要用于前線突襲作戰,\n具備空對空、空對地、空對海等多方面打擊能力。蘇聯解體后,俄羅斯軍工體系四分五裂,T-50的誕生之路頗為坎坷,長期面臨經費短缺和技術落后的雙重困局。盡管研制計劃比F-22早兩年,但是它的首飛竟然比F-22整整晚了13年。直到2010年,T-50才飛上藍天,而此時F-22已經在美國空軍服役了5年之久。
長征1936
2017-10-11 13:39:00
長征,人類軍事史上的奇跡。無論是持續時間、路程、轉移人數,都是其他著名撤退行動無法匹敵的。它是大撤退,將中國從內戰的陰影中拯救出來。它是大進軍,浴火重生的紅軍,最終化身八路軍,成就無數抗戰傳奇。它也是大講堂,紅軍的故事,至今仍激勵我們為夢想而戰!\n
“野牛”向前沖
2017-10-10 13:46:00
“敵人的榴彈發射器來啦,注意隱蔽!咦?竟然是沖鋒槍!等等!為什么沖鋒槍會裝了個下掛式榴彈發射器?什么情況?!”哈哈!看走眼了吧?那才不是下掛式榴彈發射器,那是PP-19“野牛”沖鋒槍的彈筒。
“老虎會”上猛料多
2017-10-09 13:05:00
北約各國空軍每年都會約個時間,派出閑著沒事,哦不,訓練有素的飛行員開著自家戰機去聚會。會上有空中演練、飛行表演、戰術討\n論、涂裝展示,大家聚在一起,曬新機的、秀武力的,還有湊熱鬧的、交朋友的,比航展還熱鬧。這就是北約“老虎會”,有著半個世紀的歷史,猛料眾多。
坦克江湖之蘇德交鋒
2017-09-28 14:49:00
自從第一次江湖除魔大會后,當年的江湖第一邪教——德教教主表面上安分守己,暗地里卻糾集一干教眾日日操練,再次成為危害江湖的惡勢力。他們欺壓弱小,霸占地盤,最后更是蹬鼻子上臉把終極武器——坦克開進了蘇門。作為江湖上地盤最大的名門正派,蘇門誓要以牙還牙,一場坦克交鋒即將開始……
北極獵“狼”記
2017-09-27 17:56:00
希特勒放出的“惡狼”名叫“提爾皮茨”號,是德國海軍新近服役的一艘大型戰列艦,人稱“北方孤狼”。起初,這艘戰艦一直行蹤詭秘,從不露面。直到1942年1月17日,英軍偵察機突然發回報告:“提爾皮茨”號已經離開國土北上,進入了挪威海域!\n
“槍騎兵”轉職忙
2017-09-27 10:07:00
犀利流暢的線條,修長干練的外表,還有帥氣響亮的大名——這就是B-1“槍騎兵”轟炸機給人們最直觀的印象。如今,這家伙正在忙著轉職呢。說起轉職,當然得了解“槍騎兵”最初是干什么的。說出來挺唬人,它當年居然是專門用來扔核彈的!不過,“槍騎兵”的最初型號B-1A在研發階段就被美軍叫停了,原因簡單粗暴——“投彈姿勢”不對。
“變異蜻蜓”A-37
2017-06-03 15:13:00
在軍用飛機的圈子里,不乏F\/A-18\"大黃蜂\"這種技能空中格斗,又能對地攻擊的多面手,也不缺AC-130這樣完成了從運輸機到攻擊機華麗轉身的萬金油。
奔跑吧汽車兵
2017-03-16 17:52:00
最會跟汽車“死磕”的人是誰?那必須是汽車兵啊。這些能人擅長把“平頭柴”開出賽車的效果,上坡下溝玩漂移,無所不能。不過,他們的精彩生活可不止體現在戰場上。你能相信嗎?汽車兵玩起游戲來,不輸“跑男”哦!
子彈口徑X檔案
2017-03-16 17:36:00
“點三八”“12.7毫米口徑”“12號霰彈”……許多子彈都是以口徑來命名的。可你知道口徑是哪里的長度嗎?為什么子彈口徑都不是整數?子彈的種類實際上成百上千,而且各不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