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羅斯億萬富翁尤里·米爾納(Yuri Milner)正在計劃第一個私人太空任務,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正在幫助他。
米爾納希望能在土衛二找到生命,許多專家認為土衛二是宇宙中最有可能存在外星生命的地方。
據《新科學家》雜志報道,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和米爾納的非盈利組織“突破攝星”基金會9月份簽署的協議顯示,這些機構正在為這項雄心勃勃的任務制定科學、技術和財務計劃。
美國國家航空和宇宙航行局(NASA)已經承諾提供超過7萬美元的資金來幫助完成一項飛越任務的概念研究,并將使用這筆錢來提供工作人員。
科學家們說,土衛二這顆冰冷的天體是太陽系中除了地球以外唯一擁有生命所需所有成分的星球。
今年早些時候,美國國家航空和宇宙航行局(NASA)探測到的數據顯示,這顆天然衛星將有機分子——微生物生命的前體——從其地下海洋的液體中泵出。
研究人員說,他們被這項研究“震撼”了,并補充說,研究結果可能會指導未來對外星生命的研究。
突破計劃的另一項飛行任務是對這顆衛星的羽流進行采樣,但這次是用探測外星生命的設備。
這些協議清楚地表明,突破計劃將主導和支付任務費用,并有權決定是否繼續進行。
NASA和歐洲航天局目前都在考慮是否資助他們在土衛二的任務。
NASA在這一突破計劃中的作用將是提供科學和技術咨詢,包括“天體生物學、行星、生物和地球科學領域的專業知識以及行星保護”。
土衛二上的生命會是什么樣子?
(圖文無關)
能在土衛二上生存的生命形式不是小綠人,而是類似于地球上生活在極端條件下的微生物,比如海底的火山口。
研究人員此前曾推測過下一次登上這顆衛星的任務。
這項研究的共同作者、德克薩斯州圣安東尼奧西南研究所的研究員克里斯托弗·格林(Christopher Glein)博士說:“這些發現對下一代的探索具有重大意義。”
“未來的宇宙飛船可以穿過土衛二的羽流,利用高分辨率質譜儀分析這些復雜的有機分子,幫助我們確定它們是如何形成的。”
尤里·米爾納曾在莫斯科攻讀物理學博士學位,1990年輟學搬到美國。
尤里·米爾納(Yuri Milner) 1961年11月11日生于莫斯科的一個猶太家庭,在莫斯科國立大學(Moscow State University)學習理論物理學,1985年畢業。
他的職業生涯始于在蘇聯銷售非法DOS電腦。國家政府垮臺后,他進入沃頓商學院(Wharton School of Business)攻讀MBA。
他真正的成功來自于他創立投資公司Digital Sky Technologies (DST)和DST Global。
DST Global已經投資了許多大型科技公司,包括Facebook、Spotify、Twitter和阿里巴巴。
2012年,米爾納設立了“突破獎”(Breakthrough Prize),這是一組國際獎項,旨在表彰三個領域的成就:基礎物理學、生命科學和數學。
獲獎者每人將獲得300萬美元的獎金,這使得突破獎成為世界上最大的科學獎項。
今年早些時候,他與斯蒂芬·霍金(Stephen Hawking)合作,尋找外星生命,作為“突破計劃”的一部分。
這項耗資1億美元的探索任務將通過天文望遠鏡在離地球最近的100萬顆恒星中搜尋,以尋找外星生命發出的微弱信號。
作為他長期愿景的一部分,米爾納相信互聯網將發展成為一個“全球大腦”,作為地球的一種神經系統。
“我們必須小心謹慎,但令人興奮的是,這一發現表明在土衛二上生物合成有機分子是可能的。”
土衛二距離地球6.28億英里,溫度極低,表面的冰火山遍布裂縫。
自從2015年美國宇航局卡西尼號探測器發現這顆衛星表面下的海洋后,科學家們就一直懷疑這顆衛星上可能存在外星生命。
這顆衛星經常通過深海熱泉從其全球海洋中噴射出大量的水和冰粒子。
研究小組仔細研究了卡西尼號收集的這些羽流的讀數。
探測器上的儀器在土衛二和土星E環內部進行了測量。
他們發現,復雜的、富含碳的有機分子從土衛二冰封表面的裂縫中噴射出來。
這些分子的質量超過200個原子質量單位——比甲烷重十倍以上。
土衛二是土星的第六大衛星,寬313英里(504公里)。
這是一顆具有水熱活動(一種罕見的組合)的冰冷衛星,從埋藏在衛星冰凍地殼下的全球海洋中噴出水蒸氣和冰粒子。
少數幾個星球也被認為在其冰凍的外殼下有液態水海洋,但只有土衛二將其海洋噴射到太空中,然后宇宙飛船就可以對其進行采樣。
根據美國國家航空和宇宙航行局的觀察,羽流包括有機化合物、揮發性氣體、二氧化碳、一氧化碳、鹽和二氧化硅。
地球上的微生物要么產生這些化合物,要么利用它們來生長,這使得一些人推測土衛二隱藏的海洋中生活著微小的生物。
這意味著,雖然土衛二可能看起來像土星的其他衛星一樣“不適宜居住”,但它是我們尋找外星生命的主要候選者。
“由于從液態水海洋中釋放出復雜的有機分子,這顆衛星是除地球之外唯一同時滿足我們所知的所有生命基本需求的天體。”
2015年10月,在卡西尼號近距離飛越土衛二的過程中,探測器在穿過羽流時探測到氫分子。
之前的近距離飛行提供了證據,證明這顆衛星的全球地下海洋存在于巖石核心之上。
在熱液環境中,水和巖石的地球化學相互作用形成了羽流中的氫分子。
“氫提供了一種化學能的來源,支持生活在全球海洋熱泉附近的微生物。”
“一旦你確定了微生物的潛在食物來源,接下來要問的問題就是:海洋中復雜有機物的本質是什么?”
“這篇論文代表了理解的第一步——有機化學的復雜性超出了我們的預期!”
這項研究的全部發現發表在《自然》雜志上。
最熱文章
人工智能寫科幻小說,和作家寫科幻小說有什么不一樣?
德國概念設計師Paul Siedler的場景創作,宏大氣派。
《靜音》是一部 Netflix 電影。盡管 Netflix 過去一年在原創電影上的表現并不如預期,但是《靜音》仍讓人頗為期待
最近,美國最大的經濟研究機構——全國經濟研究所(NBER,全美超過一半的諾獎經濟學得主都曾是該機構的成員)發布了一份報告,全面分析了 1990 到 2007 年的勞動力市場情況。\n
壞機器人制片公司最新的一部電影名為《霸主》(overlord),背景設置在二戰時期,很可能是一部在半遮半掩中秘密制作的科洛弗電影系列。
我們都知道,到處都在重啟;我們也知道,如果有錢,啥都能重啟。所以,會不會被重啟算不上是個問題,只能問什么時候會被重啟。自然而然地,世界各地的各種重啟現象衍生出了一個有趣的猜猜游戲:哪一部老作品會是下一個接受這種待遇的?\n